米乐m6·(中国)平台首页
2024-04-25 23:55:31

文字实录 江苏省人社厅人才工作新闻发布会!米乐m6

分享到:

  米乐m62023年7月3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举行江苏省人才工作新闻发布会,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顾潮同志介绍上半年人社系统推进人才工作进展情况。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李建方、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张志远、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杨进保、厅人才开发和对外合作处副处长汪吉庶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的“江苏工匠”惠希奇老师和江苏众红生物工程创药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博士后王俊做工作交流。

  今年以来,全省人社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新时代人才工作决策部署,做优做强人才“引、育、评、用、服”全链条保障,推进人才政策集成改革、人才要素加速集聚、人才服务持续优化、人才工作整体重塑,有力助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据全省人才大数据库监测显示,上半年全省新增专业技术人才30.6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1.48万人,人才总量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总体来看,主要呈现以下五个方面特点:

  一是卓越博士后培养成效明显。发布2023年度卓越博士后计划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揭榜领题榜单,遴选产生897名卓越博士后,新增进站博士后2160人,在站博士后达到1.16万人。高质量推进企业博士后载体建设,新建50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设站数位居全国第一。累计建成各类博士后载体1550家,其中博士后流动站30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38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510家,相关数据均位居全国前列。在首届全国博士后揭榜领题评选中,我省博士后获得4金1铜好成绩,包揽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新能源等4个赛道所有金牌。为持续打造品牌、抓好接续培养,我们专门对2022年度入选的900名卓越博士后的科研进展、培养成效进行跟踪。截至目前,首批入选者已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74项,其中国防科技进步奖1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9项;发表SCI、EI及国内核心期刊高水平论文3024篇;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30余项、参与854项,其中获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23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0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4项、青年基金项目203项;出版专著29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53项、实用新型专利88项;15人新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人入选中国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1人入选斯坦福大学的“2022年度全球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卓越博士后计划得到了海内外博士和博士后人才的青睐,已经成为我省集聚青年科技人才的一张全新名片。

  三是海内外人才集聚效应显现。支持南京举办第十五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支持苏州市面向全国举办人力资源服务数字化创业大赛,在南京市雨花台区建成全省首家省级数字经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数字经济人才市场。全省共组织66场海内外招才引智专项活动。新建16个“江苏省留学人员之家”,累计建成90个省级以上留创园和42个省级留创示范基地,打造江苏人才服务云平台海外人才专区,全省新增留学回国创新创业人员6646人。目前我省90%的留创载于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区,吸引入园留创企业7000余家,初步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文化创意、现代服务业等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的态势,成为高新区引才兴业的新增长极。我们还充分激发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活力,提高市场配置效率,全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到5369家,从业人员12.7万人,年营业总收入达到2100亿元规模。

  四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今年实施技能就业、技艺攻关、评价赋能、职教强基、成长激励“五大行动”,充分发挥技能服务企业产业、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作用。创新就业培训上岗率、职工培训稳岗率、创业培训合格率等质量评估体系(今年当期的就业培训上岗率达到41%、职工培训稳岗率达到89%、创业培训合格率达到95%),启动实施职业技能培训赋能专项行动、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青年群体专项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上半年新建省级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10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个,开展各类补贴性培训46.99万人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建5所技工学校,聚焦数字技能、先进制造业、531产业链新增专业132个。强化技能评价机构质量督导,上半年共为63.74万人次提供技能评价服务,54.02万人次通过评价取得技能等级证书,其中数字技能领域取证11.74万人次。

  五是人才成长发展生态更加优化。赋能宁苏高水平人才平台建设,深化推动人才协同攻关人才资源配置机制改革,研究拟定人才协同攻关人才特殊调配办法,支持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调集人才组建攻关团队。会同省委人才办、省委编办制定出台省级事业编制“周转池”管理办法,精准支持重点科研单位、重大项目平台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统筹推进职称评价制度改革,出台或修订科学技术普及、卫生等专业人才评价标准,完善考核认定机制,部署开展全省高级职称检查评估工作。深化职业技能评价社会化改革,上半年遴选发布了第四批面向全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23家,全省备案的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累计达到3696家。适应新职业(工种)劳动者技能评价和技能成才需要,新开发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等22个技能评价技术资源成果,制定发布工业电子技术士(中国台湾)等19个职业(工种)的国(境)外职业技能比照认定目录。落实“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组织企业开展特级技师评聘试点,全省特级技师新增41名,累计达到128名。加快人才服务数字化转型,上线所“双一流”高校共建高校联盟对接专区,将24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引入人才引进旗舰店,与18家金融机构共建金融服务专区,打造专家、博士后、高校毕业生等12个特色服务专区,提供人才相关服务事项294个,今年以来办件总量达122.8万件,为1.1万家招聘单位实时发布招聘岗位5万个。

  下一步,全省人社系统将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基本原则,聚焦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对接国家和省高层次人才专项支持计划,创新实施“十百千万”人才计划,为“四个走在前”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重点是聚力推进五个“百”工程,来落实“十百千万”人才计划。

  一是“百川归海”的人才招引工程。所谓“百川归海”,就是要敞开大门,海纳百川,努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大高校毕业生留苏来苏力度,强化政策留人、岗位留人、服务留人,不断充实江苏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后备军。加大海外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强化以才荐才、以才引才和社会化引才,创新打造高端人才交流项目平台,吸引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落户江苏创新创业。

  二是“百花齐放”的人才培养工程。所谓“百花齐放”,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博士后“聚”起来,不断提高优秀博士后的企业集聚度、博士后站的载体能级度、博士后创新成果的产业紧密度。让工程师“强”起来,创新打造“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省级“智改数转”人才继续教育基地、省级首席工程师资源库,积极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让技能人才“多”起来,探索技能型社会建设试点,建好用好职业技能培训评价服务和信用管理云平台,全面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建设“技能江苏”、培养“江苏工匠”。

  三是“百计千谋”的人才攻关工程。所谓“百计千谋”,就是要聚焦重大战略需求,紧扣产业链技术链“卡脖子”环节,引导保障各类人才承担关键共性攻关任务,实现“出人才”与“出成果”相统一。创新团队协同攻关,探索“工程师+技师”团队合作模式,融合技术技能资源优势,构建人才攻关联合体。创新载体协同攻关,建好用好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优秀博士后流动站、技能大师工作室等高能级载体,在市场推广、产业对接、投融资服务等方面更好发挥优势作用。创新机制协同攻关,综合运用事业单位编制“周转池”、人才特殊调配政策、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型岗位等灵活用人机制,开辟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实现高端人才快速调集、攻关团队高效组建。

  四是“百舸争流”的人才评价工程。所谓“百舸争流”,就是要充分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信号灯”作用,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让做出贡献的人才更有成就感、获得感。深化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改革,建立龙头企业评价与政府职称评价互认机制,探索完善人才评价退出机制,研究制定新兴职业职称评价标准。深化技能人才评价改革米乐m6,完善“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序列,支持企业推行“车间+考场”互动评价模式,扩大国(境)外职业技能比照认定范围。深化技术技能人才贯通改革,建立技术技能人才融合培训新格局,拓展技术技能人才评价贯通领域,加快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技能人才。

  五是“百分满意就在身边”的人才服务工程。所谓“百分满意”,就是要做到人才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努力为人才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构建“一个库”,即全省人才大数据库,摸清全省人才总量、结构类别、行业分布等“家底”,知道人才在哪里。绘制“一张图”,即产业人才地图,穿透分析产业人才结构现状、矛盾及紧缺指数,摸清企业需求在哪里。升级“一张卡”,依托社会保障卡,拓展线上线下便捷人才服务场景,为广大人才提供一卡通行的便捷高效服务,让人社人才服务更暖心、更舒畅。

  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省委信长星书记强调,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推动建立就业友好型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大规模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在今年7月15日,也就是第9个世界青年技能日,我们将以“数字引领、技创未来”为主题,在盐城举办集技能展示展演、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学生创业创新大赛、专家讲座、“智改数转”师资研修、招生宣传于一体的首届江苏青年技能周活动,集中展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数字技能发展、技工院校办学治校和学生创业创新成果,搭建政、校、行、企多方互动交流、学习借鉴的广阔平台,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促进广大青年技能就业、技能成才、技能报国。

  本次活动的全称是“首届江苏青年技能周”,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主办米乐m6,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协办、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承办。活动总体时间安排在7月15日至21日,地点在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7月15日上午,我们将在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举行开幕式。技能周期间,重点开展以下活动:

  1.创新首发“一本白皮书”。在全国率先发布首个省级技工院校就业质量白皮书。通过面向全省技工院校2022届毕业生和用工企业调研,收集分析毕业生产业流向、就业状况、工资薪酬、劳动保障以及企业用工满意度等方面的数据信息,研判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剖析学校育人和企业用人、学生所学专业和从事职业间的关联性、适配性、差异性,体现技工院校办学特色、办学成效,引导技工院校优化专业结构,提升办学质量,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认真做好“五方面展示”。一是数字技能展示。包括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能建筑、智能控制等四大类别,现场将展示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编队飞行、工业机器人、砌筑机器人、光立方、三维动作捕捉等。二是特色技艺展示。主要展示东台发绣、大丰瓷刻、射阳农民画、盐雕、麦秆剪贴、景泰蓝等盐城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乡土技艺。三是教学资源展示。我们邀请了华为、腾讯、科大讯飞等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和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超星数图、碧桂园等合作支持单位,展示先进教学设备、数字化教学资源成果、工学一体化教材(工作页)。四是创业创新成果展示。主要遴选展示“精效优检——让制造更“质”造”“苏潮韵盒”“‘虫草鸡’项目”等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作品,营造创业创新良好氛围。五是招生宣传展示。以设区市为单位,展示全省技工院校办学成果、办学特色,宣传技工院校招生专业、招生政策。

  3.组织开展“三项交流”。一是主题交流。我们将以“就业友好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主题,聚焦服务企业产业、促进就业创业米乐m6,研讨推动技工院校改革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措施路径,分享经验做法。二是专家交流。邀请技工院校、知名企业为全省技工院校负责人专题授课,分析技工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交流办学治校的理念。三是企业交流。安排校长走进盐城数字经济企业学习交流,实地了解企业所需,现场对接合作项目。

  4.高水平举办“二场比赛”。一是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我省已经在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上连续三届蝉联冠军。技能周期间,我们将举办第二届江苏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设有思政、数字技能等8个类别,8个类别均为团队赛,全方位考察参赛教师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学能力和课改实力。全省将有260多名高水平教师参加决赛。二是学生创业创新大赛。我们在市级选拔、申报书评审基础上,遴选了40个优秀项目进入省级决赛,进行现场演示和答辩。获奖项目可免反担保获得创业担保贷款等支持,激励更多学生根据所学技能投身创业,创设更为宽广的技能成才之路。

  目前,我们正在有序推进各项筹备工作,开幕式前一天还将举行专场新闻发布会,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到盐城参加活动并进行现场采访报道。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新一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函〔2023〕4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组织开展了202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推荐工作。经过专家评议,共产生89名专业技术人才拟推荐人选(含不占我省推荐指标的7名百千万人才),通过率31.2%;产生31名高技能人才拟推荐人选,通过率33.3%。选拔推荐工作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突出贴近市场主体,贴近生产一线,推荐结果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注重政治素质首位评价,重点考察推荐人选的政治素质、职业操守和从业行为,对全国、省党代表、“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获得省级以上党委政府表彰奖励的,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推荐。二是注重对重点产业集群的倾斜,拓宽评审视野,职能部门推荐与用人单位自荐相结合,专门设立重点产业集群组,评审产生16名拟推荐人选,涉及16个重点产业集群中的10个重点产业集群。三是注重选拔质量,拟推荐人选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人、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人,获中国专利优秀奖8人,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人、二等奖3人,“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12人,江苏省“双创团队”领军人才4人,有22人参加国家及省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攻关、抗击新冠疫情等并作出突出贡献。四是注重对市场主体的支持,拟推荐人选中,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的53.4%,企业高技能人才占高技能人才的74.2%。五是注重对区域产业发展状况的统筹把握,各设区市82人,其中,苏南地区51人,苏中地区12人,苏北地区19人;省有关单位38人。

  根据《省委人才办 省人社厅 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苏人社发〔2022〕33号)精神,我们在省委人才办的领导下,会同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卫健委、省国资委等卓越博士后计划工作专班成员单位,遴选产生897名卓越博士后。遴选工作突出贴近市场主体,贴近科研一线,严格人选质量,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门设置揭榜领题遴选方式,激励博士后人才勇立创新“潮头”,128名优秀博士后成功揭榜。二是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96.8%的拟资助对象研究方向与我省16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相关联,企业博士后入选数是去年的136%。三是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重点领域、重大平台,突出“高精尖缺”,赋予紫金山实验室、姑苏实验室、太湖实验室等国家重大科创平台举荐权,实现“能举尽举”。拟资助对象中,15.2%分布在国家重点实验室、21%参与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17.4%博士毕业于世界前100强高校。四是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近三成拟资助对象集聚在生物医药集群。其中,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南京市鼓楼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等12家三甲医院共入选72人,入选率比平均入选率高11个百分点。

  为适应“智慧培训”“终身培训”需求,去年以来,我们积极构建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数字化服务体系,初步建成了江苏省职业技能培训评价服务云平台,即江苏工匠课堂,进一步打造高质量线上技能培训,推动职业培训数字化转型升级,促进劳动者高质量就业和技能成才。

  即将正式运行的江苏工匠课堂,是在全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基础上,按照“政府搭建平台、保持公益属性、面向社会服务、补贴政策支撑”的总体思路,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设共建共享、开放兼容、安全高效的线上培训平台。经过一年多的研发、试运行,目前平台横向与其他数字化应用场景贯通,并与厅一体化平台无缝衔接,与省就业运行监测分析系统有效融通,纵向与人社部、各市县数据联通,同时与全省的创业孵化园、相关产业服务园区链接,实现“一网培训、一网比对、一网归集、一网统计”等培训服务功能,建立线上线下培训过程和结果全流程监管机制,打造线上与线下、远程与现场、理论与实操、培训评价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的培训工作体系,有效解决劳动者工学矛盾、培训资源不足矛盾、培训过程监管矛盾。

  一是运营模式创新创优。江苏工匠课堂采用“1+N”模式,“1”即统一的培训经办监管平台和学习平台,保障培训过程可溯源、不可篡改;“N”即通过常态化公开遴选方式,汇聚全国众多优质培训资源,构建服务于各行各业的技能人才培养“生态圈”。

  二是平台服务功能齐全。线上经办服务系统、线上培训学习系统等能满足企业、院校、培训机构和参训者等各种服务对象在网上进行开班申请、培训报名、开展培训、考核评价、补贴申领等业务需要,以及管理部门进行培训备案审核、补贴发放、查询统计、监督管理等业务需要,打造了“我要报名”“我要培训”“我要测评”“我要证书”“我要补贴”“我要就业”“我要创业”等功能模块,推动实现技能人才一站式服务。

  三是课程资源种类丰富。以“共建共享、协同发力”原则打造的江苏工匠课堂,对接全国优秀培训平台机构和优质课程资源,不仅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政府补贴性技能培训管理和服务,还提供丰富的公益类、兴趣类线上培训课程,满足劳动者终身培训学习的需求。截至目前,已累计储备1.3万余门课程,合计30余万标准课时,涵盖1200余个职业(工种)和培训项目。

  推广应用江苏工匠课堂是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重要举措。前期,江苏工匠课堂已在南京、无锡、苏州试点城市顺利完成了试运行,通过总结试点经验,进一步完善了平台交互功能和平台技术要求。我们拟于8月在全省全面启用运行,欢迎记者朋友关注,并将你们的使用体验及时告知我们。为加大江苏工匠课堂传播力度,设计平台吉祥物并开展吉祥物征名活动,收到社会各界有效投稿1160份。同时,健全完善江苏工匠课堂课程审核管理工作机制,已有9家培训平台首批入驻,并组织开展平台应用推广培训。目前我们正在筹备组建江苏工匠课堂课程审核专家委员会,加快推动课程审核组织实施,切实保障好线上培训资源供给,以高质量培训促进劳动者高质量就业,推动形成人人学技能、有技能、长技能、比技能的技能型社会。

  为更好推动长三角地区留学回国人才交流合作、资源共享、品牌共建,省人社厅党组决定,于7月10日-11日在苏州举办长三角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发展大会暨首届江苏省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大赛,此次活动由江苏省、上海市、安徽省两省一市人社厅(局)联合主办,苏州市高新区具体承办。主要目的是致力于汇集政府、园区、企业、社会机构四方资源,促进项目、产业、机构、资本“四对接”,助力留学人才“留学有成 回国创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累计有600多万人出国留学,近500多万人在完成学业后回国发展,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国际化人才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吸引集聚了全国三分之一的留学回国人员,建设成立了全国三分之一的留创园。截至目前,我省累计引进留学回国人才超过21.5万人,其中具有博士学历的占比约20%,创业类占比约27%。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五周年,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人才。此次长三角两省一市人社部门携手举办活动,是人社部门贯彻落实习新时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高质量人才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一次创新举措,也是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集聚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服务留学回国人员的一次有益尝试。

  本次活动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一是举办长三角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发展大会。会上将进行长三角留创园发展报告、留学服务创新案例、留学人员就业创业报告、海外学子江苏就业见习项目、海归金融服务产品等系列发布,举行长三角留创园联盟成立仪式和人才项目、园区合作、机构合作签约仪式。二是举办长三角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发展论坛。论坛将邀请长三角人社部门、留学工作专家、留创园代表、留学人员服务机构代表、留学人员代表,围绕长三角留创工作资源整合、留学人员服务、留创园发展等议题进行交流研讨。三是举办首届江苏省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大赛将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其他等6个专业领域进行开门项目路演。我们将邀请专家、投融资机构代表和用人单位代表组成评委小组,评选最佳路演项目和优胜项目。同时还将邀请留创园区和投融资机构进行现场观摩,促进投融资对接、推动项目落地。四是组织留学人员进留创园活动。将邀请全体参加项目路演留学人员考察苏州高新区留创园和园区企业,开展洽谈对接。

  截至目前,本次活动已吸引超200个留学人员创新创业项目报名参赛,长三角两省一市70多家留创园参会参展,30多家人才引进服务和投融资机构参会观摩,10个人才项目合作、机构园区合作项目将在会上签约。在此,衷心希望媒体朋友帮助我们进一步宣传推广,扩大活动影响力,吸引更多人才项目、引才机构、创投机构参与进来,在盛夏之日共赴这场长三角留学人员的交流盛会。7月10日,我们在苏州,期待大家的到来。谢谢!

  我是来自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的惠希奇,2015年代表中国参加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荣获电气装置项目银牌,实现该项目奖牌零的突破;2015年、2017年分别获“江苏省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21年荣获“江苏工匠”称号。

  我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一路走来,也曾徘徊,也曾迷惘。但选择技能成才之路后,我没有后悔。因为正是这样的选择,我的青春才有了更多的可能,我的人生才有了更多的机遇。特别是在技能竞赛过程中,我从市赛、省赛到国赛,凭着不服输的毅力,一往无前的勇气,靠拼搏创造机会,用勤奋、汗水和智慧赢得未来。在一轮轮残酷的淘汰中胜出,最终代表江苏赢得了出线权,代表中国来到巴西圣保罗的赛场,为中国在电气装置项目上夺得了宝贵的一枚银牌。

  我所取得的一切荣誉都得益于江苏对技工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得益于江苏技工教育的发展壮大和整体实力的提升。特别是盐城技师学院对我的教育和培养。作为江苏技工教育的杰出代表,盐城技师学院由小到大,一度成为全国规模“第一校”;由弱到强,曾经打造了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梦之队”。在中国技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盐城技师学院成为了世界技能大赛的“拓荒者”,率先承担中国选手集训任务,完成了中国技能选手世界竞技舞台的首秀,在全国技工院校中率先夺得世界技能大赛优胜奖。如今,盐城技师学院已培养了世界技能大赛2位金牌选手,4位银牌选手,全国技能大赛23个第一名,有37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在办学过程中,盐城技师学院始终追求“办有温度的技工教育,育有情怀的时代工匠”的目标,通过加大硬件投入,增强办学硬实力;提升内涵,增强办学软实力。在盐城市委 市政府和省市人社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近三年学校投入达到2亿元,实训设备设施全面升级换代,进入了全国技工院校前列。仅世界技能大赛增材制造项目集训基地投入就达3000万元。这些硬实力的提升,为更多的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继我在世界技能大赛获奖之后,作为中国集训基地,电气装置项目又培养出了2名金牌选手、1名银牌选手,其中去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盐城技师学院 选手余守安勇夺金牌,为江苏争了光,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与几年前相比,我们技能人才成长的大环境更加优越。去年出台的《江苏省就业促进条例》,对技工院校毕业生待遇以法律的形式予以保障。技工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范围更广、就业待遇更高。就在本月份米乐m6,盐城技师学院2名应届毕业生应聘村务管理工作岗位,尽管有多所本科院校毕业生一同竞争,最终他们还是以第一名、第二名成绩胜出,成为盐城东台市“强村菁英”。

  可以说,我们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如今,劳动光荣、崇尚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正在形成,党和国家也为技能人才施展才华、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我也希望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坚定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靠技能成就梦想,靠技能赢得人生出彩的机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最后,再次感谢省市人社部门推荐我作为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候选人,我一定不负厚望,在新的人生起点上,帮助和带动更多的青年学生技能成才,为我国技能强国事业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我是江苏众红生物工程创药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博士后王俊,非常荣幸作为企业博士后代表参加这次的新闻发布会,我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毕业后留院任教一段时间,从事创新药物应用研究一直是我的梦想。怀揣着新药研发初心,我全职加入江苏众红生物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潜心新型长效蛋白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江苏众红生物工程创药研究院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致力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脑肺血管类疾病、实体肿瘤难治癌症等为主要适应症的创新药物研发及其临床伴随诊断试剂的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依托公司联合创始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马永院长提出的“人才强企战略”,始终坚守“众为人本,研为创新”的创立理念,众红生物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众红创新型药物的开发与产业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自2015年获批设立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来,已连续多年蝉联常州市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荣获江苏省示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公司高度重视博士后工作站的建设与博士后人才的培养。根据创新药物研发难度大、周期长、投入多和风险高的行业特点,在专业技能上,紧紧围绕创新药物应用研发的特点,相关专业相互配合与交融,充分发挥博士后的才能,为我们量身订制了由在站期间以新药阶段性模块研发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发明专利与成药性研究为目标,延伸至出站后继续深入研究以新药临床试验与后续注册申报为目标的一站式科研职业规划;在平台发展上,充分挖掘博士后的潜能,由在站期间实现科研能力提升与技术管理能力培养并举的双通道培养模式,延伸至出站后聘任为公司各核心平台的技术与管理领导层,公司为我出站后扎根企业和职业营造了良好生态链环境。

  而常州市近几年的博士后平台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率先在全省建立市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构建了国家、省、市三级博士后工作体系。同时,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博士后进站补贴从前期的每人4.8万元提升至目前的12万元。出站博士后留常工作还可以享受3万元留常奖励。此外,符合“双资助”政策的博士后还可以享受“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中的购房、租房、生活资助。据统计,常州市的博士后研发项目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30亿元,间接经济效益约135亿元。

  得益于常州市和公司针对博士后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保障了我的科研项目的启动;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协助申报各类国家级、省级、市级博士后科研项目及其他科研项目,在站期间取得的符合条件的科研成果享受相应的科研资金配套政策,为我的科研项目的持续推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大助力。

  2022年4月,江苏省出台了卓越博士后计划,卓博计划是聚焦重点领域、重大平台的专项博士后资助培养计划,每年遴选900名优秀博士后,给予2年30万元的生活补助。卓博计划的落地,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的爱才聚才之意,视人才为第一资源,聚人才兴发展。

  作为第一批入选卓博计划的博士后,真挚感谢为我在站期间的潜心科研提供了资金保障,为我解决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让我意识到要常思政策福利来之不易,要以感恩之心践报国之行,要常葆奋发有为的锐气,要踏踏实实潜心钻研,充分发挥创新性,攻克技术难题。我们作为企业科研人员,科技创新没有捷径,唯有踔厉奋发、奋起直追。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我们青年科研人员一定要以报国之志、感恩之心,努力从事相关领域的创新研究,尽快成长为具有较高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具有过硬专业作风专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争取为国家科技创新、为解决“卡脖子”难题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当前我们正以“五项管理”为抓手,采取更加系统集成的举措,发挥好政府补贴资金的导向作用,提升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的精准性、实效性,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助力稳就业、防失业、促创业。

  一是清单式管理补贴项目。省级定期发布培训职业(工种)目录、培训项目及补贴基准、紧缺型职业(工种)目录、培训机构目录、评价机构目录和技能等级认定批次计划等6张目录清单。各地根据省定目录和当地实际定期发布相应目录,从而建立省、市、县三级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目录清单管理体系。今年我们将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密码技术应用员、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计算机软件测试员等80个职业(工种)列入首批高技能人才培训紧缺型目录。

  二是阶梯性管理补贴标准。省级对424个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50个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所涉及的职业工种培训项目分级分类拟订补贴基准,其中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工种A类一般为生产制造类(高级技师补贴4300元),B类一般为生产服务类和办事人员(高级技师补贴3500元), C类一般为生活服务类(高级技师补贴3000元)。各地结合实际制定本地阶梯性补贴标准,可根据省定基准上下浮动,最多不超过30%。各地对补贴目录内培训成本较低、培训时间较短的项目,可适当下浮其初级工、中级工补贴标准;对纳入当地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紧缺型职业(工种)或重点产业的培训项目,以及培训成本较高、培训时间较长、就业成效明显的培训项目,可适当上浮补贴标准。

  三是统筹化管理补贴政策。规范资金使用行为,统筹推进技能提升补贴和职业培训补贴工作,并将技能提升补贴纳入目录清单管理范围。符合补贴条件的企业职工取得当地培训补贴目录内的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按照当地职业培训补贴标准给予技能提升补贴;对取得当地培训补贴目录外但在省定目录内的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可按照省定基准给予技能提升补贴。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应根据培训者实际情况,按照初级工培训不低于40课时、中级工和高级工及以上培训不低于56课时的参考课时数安排培训教学工作,且实操课时占总课时比例不低于60%。

  四是实名制管理补贴信息。将所有培训补贴信息按规定全流程纳入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培训补贴实名制管理系统管理,并进行智能化比对审核。通过实名制系统申请,符合条件的补贴对象每年可领取不超过3次培训补贴(含职业培训补贴和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次数)。企业、培训机构和劳动者个人不得就同一个培训项目重复申领培训补贴,同一职业(工种)同一等级不可重复申领,获得高等级证书的不得再申领同一职业(工种)低等级证书补贴。

  五是针对性管理补贴对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资金保障,培训补贴资金可按有关规定从就业补助资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失业保险基金等渠道支出。严格培训补贴资金的支出管理,通过不同资金渠道发放培训补贴的,补贴对象条件须按相应资金的管理办法及国家和省最新政策执行,不同资金渠道的补贴对象和条件不得混淆,以确保政府补贴资金安全高效、惠企利民。

  近年来,我省人社系统积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紧紧围绕发展所需、企业所思、人才所盼,深入推进“技能江苏”专项行动,那么技工院校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主阵地,今年在招生方面有哪些措施?

  截至目前,全省107所技工院校参与招生,计划招收全日制学生10.9万人,非全日制学生1.3万人。我们坚持规范办学、坚持高质量发展,努力提高技工院校招生规模和质量,服务构建就业友好型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健康发展。我们组织了技工院校招生资质核查,对不具备基本办学条件和存在违规办学行为的学校一律停招,且本年度不得以任何名义开展招生及职业技能培训。经核查,全省现有107所技工院校具备2023年招生资质,并在省人社厅官网进行了公布。组织学校主要负责人签订规范招生承诺书,明确红线和底线,不得违规招生。我们将适时组织开展招生工作专项督查,对存在违规招生办学行为的学校和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另一方面,服务企业产业,促进就业创业。一是扩大招生规模,相较于2022年,今年参与招生的技工院校增加了10所,全日制招生计划增加了1.1万人,涉及机械、电工电子、信息等专业184个。技师学院的龙头效应进一步彰显,35所技师学院计划招生6.6万人,占总招生计划的60.1%。二是调整专业设置米乐m6,近两年全省技工院校新增专业累计244个,今年聚焦数字经济发展和制造强省建设,新增云计算技术应用等数字技能类相关专业67个,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等先进制造业相关专业22个,专业布局紧贴企业产业需求,开设专业与地区主导产业匹配度达70%。三是提高培养层次,高级工以上招生人数连续两年增加,今年计划招收高级工以上7.1万人,比去年增加0.5万人,增长近7.5%,技能人才培养层次不断提高。

  一是聚焦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依托龙头企业、科创平台持续建设一批数字经济卓越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基地。

  二是调整优化资金结构,通过举办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研修班的形式,每年重点培养1000名数字经济卓越工程师。

  三是支持东南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对卓越工程师学院培养的人才直接认定中级职称,打通卓越工程师供需对接“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我省人社部门一直在探索构建技能人才评价新通道,请问今年上半年这项工作目前有哪些最新进展?

  随着技能人才评价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技能人才成长路径是广大劳动者关注的热点。这几年,国家、省里对技能人才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把好政策落实、细化成为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让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更宽广,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努力目标。

  为此,我们以服务技能人才成长为出发点,一是打通技能人才上升通道。今年上半年,我们继续做好特级技师培养工作,发动了16家企业开展评聘试点。上个月,经过各试点企业的遴选、评审、公示,评出了41名特级技师,这其中既有禹云长这样研发设计超高压变电设备,打破欧美技术垄断的“国之名士”,也有雍宁这样创新运用先进数字技术改造智慧生产线的“技术大拿”,更有来自各行各业,数十年如一日战斗在各自岗位上,为企业带来重大业绩的“平凡英雄”,正是这些高技能领军人才的突出贡献,撑起了我省制造业生产、科研和技术攻关发展坚实的脊梁。二是贯通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适应技术技能人才融合发展趋势,进一步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资历、唯奖项倾向,强化技术技能贡献,大力推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贯通。今年我们新设置了一项重点工作,即新增高技能人才取得职称5000人,新增专业技术人才取得职业技能等级3000人,目前各地正按照预定进度,有条不紊地推进这项工作。三是建立国际化技能人才发展绿色通道,积极引进推广双元制、学徒制等国际职业教育先进模式和优质资源,新增5项国(境)外职业技能项目,经评估、公示,纳入我省国(境)外职业技能比照认定目录。截止目前,我省比照认定目录共收录国(境)外职业技能项目19个,均与制造业、数字技能密切相关,收录国(境)外职业技能比照认定实施机构19个,为国(境)外职业技能培训评价背景的人才来苏就业创业提供便捷服务。

  留创园是迎纳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的重要窗口,是凝结留学回国人才创新智慧、创业力量的重要平台。我省是全国率先开展留创园建设的省份,1994年,全国首家留创园就诞生于南京。截至目前,我省已累计建成90家省级以上留创园,42家省级留创示范基地;90%的留创园位于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入园留学人员总量2万余人、占全国20%;累计吸引入园留创企业7000余家、占全国28%,上市留创企业130多家,涌现出了如苏州信达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等一大批由留学回国人才创(领)办的高技术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了一批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就业创业。我省留创园既有产业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园区,也有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纳米、数字科技等专精特专业园;既有依托重点大学的大学科技园,如南京大学国家科技园,也有重点企业牵头组建的企业园,如江苏博特留学人员创业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缪昌文创办,依托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领域龙头企业苏博特股份,为聚集全球新材料领域高层次人才而打造的专业化留创园。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双招双引”,加强政策引导、整合资源,不断完善园区各类配套和人才服务体系,为留创企业引进提供更多金融、法律、培训、人力资源等专业化市场服务主体,同时持续在全省留创园推动建设“江苏省留学人员之家”,为广大留学人才打造产才对接、公共服务、联谊交流的平台,让留创园成为“留学有成 回国创成”的最佳港湾。

上一篇:曲阜市探索打造“博士小院” 人才赋能乡村振兴米乐m6
下一篇:米乐m6金寨县经济开发区:多措并举强化企业人才力量